机关建设

强化责任担当 决胜全面小康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之我见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韩玺钊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描绘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作出了新时代的战略部署,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我认真研读十九大报告,深感振奋。结合平时工作,就贯彻落实十九大战略部署,我市决胜全面小康,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做优现代农业。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素有“果海粮仓”的美誉,但农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矛盾较为突出。进过多年努力,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要认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高科技植入现代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把基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现代农业成为我市绿色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的金字招牌,把农村建设成为富而美、洁而雅的舒适宜居之地。

二、做强工业脊梁。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观察,一个地区的实力取决于工业的发展程度。我市工业基础薄弱,成为制约发展的短板。应当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地坚持“双轮驱动”,紧盯“工业强市”,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比如,云计算持续提档升级,做成“祥云飞舞、彩虹飘飘”的宏大产业;更加壮大食品加工,使农业的优质产品转化为食品原料;持续推动鞋服制造业加快发展,把大量的社会劳动力转化为优秀的产业工人和新市民。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宿州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三、做活商贸流通。货通其流,才能物尽其用,才能激发社会活力。要充分发挥区位优越、通江达海、交通便捷的优势,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使群众生产生活更加方便舒适。宿州周边500公里范围内有几亿人口,具有巨大广阔的市场需求,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前景不可估量。这方面应该请高级专家团队给予调研论证,制定专门发展规划,确保稳步健康发展。

四、做精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激荡人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精准两个字。宿州四县一区都是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繁重,每一名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都要时刻牢记“精准”要求,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实现物质脱贫,更加注重精神扶贫,真正提升全社会的精神境界层次,那就是,通过扶贫,要扶出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互帮互助的社会风尚、善作善成的责任担当。

五、做实民生保障。“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十九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对宿州而言,尽管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加强和保障民生,是不容懈怠的大事。发展优质教育,提升市民素质;抓好就业工作,提升居民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优化社会治理,提升群众安全感。对这些大事要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必将使“幸福宿州”的发展目标成为现实。

六、做美生态环境。“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十九大报告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明确而又严格的要求。宿州经济欠发达,但环境质量问题并不小,有的甚至还比较严重,引起广大市民关切与担忧,环境治理的任务相当艰巨。要认真落实十九大报告要求,下大决心、大力气治理环境、修复生态,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石质荒山绿化、农业面源污染、大气扬尘、固体废弃物处置、林业增绿增效等等,都要有治理规划、有推进措施、有督促检查,尽快使宿州实现天蓝、地绿、水净、气清、景美,让人民更好享有生态建设成果。

七、做特地方文化。“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十九大报告对文化自信的论述,把文社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宿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种类繁多,如书画艺术、戏曲艺术、战争文化、马戏文化、饮食文化,等等。有特色才有吸引力、凝聚力。我们有条件、更要有信心把地域特色文化发扬光大,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大市方面行稳致远,让宿州文化成为全市人民的骄傲与自豪,成为外界了解宿州的窗口、走进宿州的桥梁,让宿州文化凝聚起跨越崛起的磅礴伟力。

总之,决胜全面小康,是宏伟魄大的系统工程、是我们一代的神圣使命。宿州的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努力履职尽责,为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宿州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