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宿省人大代表市直小组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
9月12日上午,驻宿州市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市直小组在市人大常委会三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市直代表小组组长王伟,小组成员孟方、王美荣、王董等,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饶兴民,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本次座谈会的主题为“申遗成功后的运河文化旅游”。
今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大运河在历史上,为促进我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此次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是实至名归。据介绍,大运河通济渠宿州段共长140余公里,流经埇桥区以及灵璧县、泗县,其中位于泗县境内的运河故道,由于保存完好,目前依然保持着最为完整的原始风貌,作为皖北唯一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市直小组代表一直关注我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得知运河申遗成功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后,便决定把“申遗成功后的运河旅游”作为今年该小组的专题调研课题,为我市运河旅游资源开发建言献策。为了收集素材,在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饶兴民带领下,该小组于9月5日前往我省淮北市考察运河文化旅游开发情况,与淮北师范大学专家共同探索如何统领协调淮北、宿州两市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规划、共同保护、共同开发、联手发展。
会上,各位代表纷纷就运河申遗成功给皖北和安徽的旅游文化、文化产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运河安徽段保护开发对促进安徽发展、皖北发展的意义,运河安徽段保护开发、文化旅游的整体规划和近期措施,如何打造安徽运河文化旅游特色,运河文化旅游发展需要省委、省政府在政策、财力、规划等方面给予哪些支持等方面积极发言,并就调研提纲的拟定进行了热烈讨论。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负责人也就运河文化旅游发展提出了初步思考和建议。
下一步,市直代表小组将按照拟定的调研提纲就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扎实开展调研,力争撰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同时,合理开发运河旅游资源,发挥其带动地方发展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寿春雷)
- 上一篇:省人大常委会《水法》执法检查组来宿
- 下一篇:省人大常委会调研台胞在宿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