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旭赴砀山王屯村指导扶贫攻坚工作
5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旭轻车简从,专程赴联系帮扶贫困村——砀山县程庄镇坡里王屯村,实地督查该村精准扶贫工作。张旭一行先后来到村产业扶贫示范园、光伏电站,深入贫困户张广林、张广云家中进行实地察看,了解园区的种植和销售、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及脱贫打算。
据村负责人介绍,园区内的冬暖示范棚种植的精品西甜瓜已于5月初销售完毕,最初销售价格为每斤6元,后期价格不低于3元每斤,实现亩均销售收入20000元以上。育苗冬暖大棚育苗结束后种植的“早春红玉”小型精品西瓜第一茬已经销售完毕,销售价格在每斤2元左右,亩销售收入约15000元。截至目前园区内钢管大棚种植的西瓜基本销售完毕,销售均价约0.75元每斤,按亩产量9000斤计算,每亩销售收入约7000元,较去年亩均增收3000元左右。园区内的20户贫困户2016年度可实现顺利脱贫。
张旭深入示范园田间地头,向村干部、村民王老汉了解气候、土壤情况,看到一棚棚西瓜长势喜人,有的棚西瓜已经销售完毕,有的即将上市,他很欣慰。他与随行村干部商讨,近300亩西瓜大棚种植基础较好,但种植品种单一,模式不新,抗风险能力弱,能不能与百大批发市场、中药企业合作,实现定单农业,调配种植经济效益好、见效快的蔬菜、西瓜、药材等。
光伏发电项目是实现村民尽快脱贫的项目。张旭副主任翻坡越沟,来到已经建成的光电扶贫项目地,当了解总投资约50万元的60千瓦的光伏项目,5月10日安装结束。已经向镇和县扶贫办汇报并与供电部门联系争取尽快并网发电。该光伏电站建成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5万元,将为王屯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他高兴的对村干部和下派书记说,这样的项目要多上,同时要充分利用光伏板下的空间,搞好种植或养殖,极大地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张旭深入贫困户张广林家中,了解到50年出生的张广林,3口人,因病致贫,他患糖尿病并发症导致失明,丧失劳动能力,老母亲81岁无劳动能力,其妻子今年也63劳动能力较差,院子内有原先养羊建的羊舍,有承包地1亩左右,位置就在自家院子后面。针对这种情况,张旭主任提出可帮扶该户在其承包地中种植紫花苜蓿草,周围扎建围栏,进行山羊养殖,助其脱贫。并希望以此户为试点来探索针对该种类型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的新路子,要求村里制定方案抓好落实并加强管理。
随后,张旭又深入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张广云家中,听心声、摸情况、商措施、谋对策、鼓干劲。与村“两委”负责人、下派书记等座谈,听取村负责人及下派书记扶贫工作情况的汇报,共商该村下一步扶贫工作。
走访结束后,张旭在村部召开了扶贫工作座谈会。村负责人介绍了村贫困户精准核查工作开展情况和按致贫原因的贫困户分布情况,以及下一步扶贫工作计划。张旭要求,要精准识别贫困家庭,对贫困户的情况再进行细化,规范扶贫档案。针对5月24日后的贫困户名单,应对其具体情况再做信息补充,查漏补缺,对每一户的情况都要具体详细记录备案。如1人户、2人户、多人户分别是多少,因智障原因贫困的是多少、病残较重的有多少,多少是可以通过产业脱贫的,多少需通过政府兜底实施救济扶贫,要因人因户选择扶贫项目,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张旭指出,村级的脱贫和发展要通过多种经营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张旭强调,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要依托创新型农业经济,只有集体经济发展了才有能力去为群众为集体办事,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村级要注重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提高群众的素质。张旭还向大家介绍了养殖和种植方面的典型案例,希望王屯村充分利用基础好,土地肥沃等优势,率先搞好试点,学习借鉴,搭车领跑,带头种植价高质优牡丹、芍药等中药材、生态蔬菜和紫花苜蓿草饲养生态山羊。在精准脱贫的同时,抓住机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制定整村发展规划,选准、选好致富奔康的示范项目,引导全村人民共同致富。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张丙言)